土壤中的总盐量是表示土壤中所含盐类的总含量。由于土壤浸出液中各种盐类一般均以离子的形式存在,所以总盐量也可以表示为土壤浸出液中各种阳离子的量和各种阴离子的量之和。近年来,土壤总盐量逐年升高,产生土壤酸化和次生盐渍化现象,这主要是由于土壤常年覆盖或季节性覆盖改变了自然状态下的水热平衡(高温、缺少雨水淋洗、蒸发强烈),土壤得不到雨水充分淋洗,致使盐分在土壤表层上聚集;也是不合理施肥所致。在土壤分析中,含盐量是一个重要的综合指标,而测定土壤中的电导率可以直接反映出混合盐的含量。因此,对土壤中电导率进行监测 能够掌握其污染状况是十分必要的。
土壤含水率对植物的影响
适度的水分是植物生长的一个重要条件。水分过多或者缺乏,生长就会受到以下多方面的影响。
(1)对植物形态的影响
植物通过水分供应进行光合作用和干物质积累,其积累量的大小直接反映在株高、茎粗、叶面积和产量形成的动态变化上。遭受水分胁迫后的植株个体低矮,光合叶面积明显减小,产量降低。
(2)对叶片变化的影响
叶片是光合与蒸腾的主要场所。叶肉细胞扩张和叶片生长对水分条件十分敏感。植株叶片要保持挺立状态,既要靠纤维素的支持,还要靠组织内较高膨压的支持,植株缺水时所发生的萎蔫现象便是膨压下降的表现。
(1)了解水盐动态及其对作物的危害,为土壤盐分的预测、预报提供参考,以便采取有力措施,保证作物正常生长。
(2)了解综合治理盐渍土的措施所产生的效果。
(3)根据土壤含盐量及其组成,进行盐渍土分类,并进行合理规划,以达到合理种植、合理灌溉及合理排水的目的。
(4)进行灌溉水的品质鉴定,测定灌溉水中的盐分含量,以便合理利用水利资源,开垦荒地,防止土壤盐渍化。
土壤盐分过多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是多种多样的,主要危害有以下几个方面:
(1) 生理干旱。土壤中可溶性盐类过多,由于渗透势增高而使土壤水势降低,根据水从高水势向低水势流动的原理,根细胞的水势必须低于周围介质的水势才能吸水,所以土壤盐分愈多根吸水愈困难,甚至体内水分有外渗的危险。因而盐害的通常表现实际上是一个旱害,尤其在大气相对湿度低的情况下,随蒸腾加强,盐害更为严重,植物生长异常,植株矮小,叶小暗绿,似干旱缺水状。
(2) 离子的毒害作用。植物由于吸收某种盐类过多而排斥了对另一些营养元素吸收。